<xmp id="4w84u">
<xmp id="4w84u">
  • <xmp id="4w84u">
  • <menu id="4w84u"><tt id="4w84u"></tt></menu>
  • <menu id="4w84u"></menu>
    <xmp id="4w84u">
  • <menu id="4w84u"></menu>
    <xmp id="4w84u">
    <xmp id="4w84u"><menu id="4w84u"></menu>
  • <center id="4w84u"></center>
    <menu id="4w84u"><menu id="4w84u"></menu></menu>
    2021-05-26
    一面錦旗 訴說人民軍隊建軍史
    分享到:

           這一面錦旗,寬30厘米,長90厘米,“艱難締造”四個大字映入眼簾。近80年過去了,錦旗原本的顏色漸漸褪去,如今,它靜靜地躺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里,默默訴說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那艱難締造的歷程、一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8月1日凌晨2時,一聲槍響劃破寂靜的夜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中國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兩萬余人,在南昌發動了武裝起義。中國共產黨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1942年8月1日,在南昌起義15周年之際,身處重慶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同志們回想起了那個激動人心的夜晚,想到了我軍建立的艱辛歷程和周恩來為人民軍隊建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于是決定制作一面錦旗。他們找來了一塊紅色綢緞,由董必武手書,從右至左寫下“艱難締造”四個大字,并在其后豎書“獻給南昌起義奠定八路軍初基的領導者周恩來同志”字樣。

           新中國成立后,西花廳成了周恩來、鄧穎超辦公、居住的地方,這面錦旗被鄧穎超珍藏在臥室床前的小保險柜中。1992年鄧穎超去世后,工作人員在整理鄧大姐遺物時,在小保險柜中發現了這面錦旗,它被兩位偉人珍藏了50年之久。

           今天,我們的人民軍隊已經走過了90多年的歷程,哪里有危難他們就會出現在哪里,深受老百姓愛戴。他們承載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遺志,不負中國共產黨人的“艱難締造”。

     


    日本少妇被爽到高潮动态图